看金庸的作品时,时爽时不爽,如张无忌这个主角在很多做法上就比较懦弱,郭靖和令狐冲有时候就显得比较迂腐,感觉不爽。
为什么不爽?因为这些主角在应对事件时没有做出读者期待的选择。
比方说,主角身怀武艺路遇劫匪时,如果主角毫无原因地低声下气,交了一大笔买路钱,读者当然不爽。主角的选择不是读者想要的选择,那么读者就会觉得这个主角和自己有距离感,那也就无从代入了。所以说白了,主角要有代入感,必须做事要符合读者的期望。代入意味着主角的欢乐和痛苦都会映射到读者身上,而没几个人看你的作品是来找不痛快的。读者希望得到的是快乐,是过瘾,是爽甚至爽到爆,所以你创作的人物绝不应该有大的痛苦,即使有也要强力复仇。
从代入感的角度来说,如果塑造的一个智商远超常人的角色是不能产生代入感的,这个角色和读者的本质差异让读者对这种角色有极强的疏离感。这个角色的选择——为了突出其能力或智商,都是不同于常人的。他行为的结果固然让读者爽,但是他的行为却让读者无法认同。如福尔摩斯这部作品中,读者能代入的,绝不是福尔摩斯,而多是华生。华生是个普通人,福尔摩斯不是。如果没有华生这个角色让读者用来带入,这本书的精彩程度至少削弱一半。
必须注意的是,代入感不代表你塑造的人物不能摆脱普通人的身份。随着主角的发展,人物或者主角必然会进入到一个地位或者境界比较高的状态。这个时候主角做事的方法必然和普通人有距离,但是这种距离只能是手法和可调动的资源上的不同,而不能是价值观的差异。如主角从一个小武士变成了一个将军,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大危机降临到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弟头上,如果主角不出面,小弟必死无疑。如果出面,主角立刻要遭受非常大的打击。这个时候,读者会希望主角怎么做?如果回答“把小弟推出去”,您很杀伐果断,符合很多现实中上位者的选择,但是抱歉,多数读者不会喜欢。如果回答“自己冲出去承受损失”,多数读者会认同主角的选择,但是读者不会喜欢这个结果,所以会说你虐主。读者喜欢的是什么呢?首先,主角坚持普通人的价值观,要保护小弟,其次,读者不喜欢失败和打击,所以主角不能受到大的损失,即使受到损失也要千百倍地还给这危机的源头——一个反派角色。虽然现实中往往没有这种好事,但是读者来看你的作品是为了看现实吗?他们就是要看主角赢,而且喜欢看主角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大逆转。
的确,读者认同的是普通个人的行为准则,但更多的是普通人心里所想要的行为,而不是现实中会采取的行为。读者们走夜路被持刀劫道多半会乖乖交出钱,但是他们心里不喜欢这种东西,在作品里希望主角能好好教训一下劫匪。这种符合普通人内心期望的选择才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。
日本动漫中常有一个大俗套情节:形势危急,需要一个角色自我牺牲生命,当时根本看不到其他途径能够成功。主角这时候站出来说怎么能这样呢?我不希望你去死,然后大家陷入绝境,终却战胜困难,不但达成目标而且无人牺牲。
这个情节的设计,虽然是大俗套,但却准确把握住了观众和读者的心理。读者希望的恰恰是这个角色不要死,而结局还圆满。
当然,使文章有代入感的创作方法有很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:行为上源于现实,高于现实,心理上贴近现实,超越现实——这,就是现实与理想。